SSD的由来与优势 Crucial系列SSD特点 使用前的准备 日常维护 故障处理 基础知识 产品评测与分析 进阶知识 应用软件
SSD的基本架构
SLC、eSLC、MLC、eMLC的区别
NAND闪存颗粒结构及工作原理
ONFI闪存数据通道接口标准
NAND闪存颗粒品质对SSD稳定性的影响
SSD常见问题的技术分析
AHCI对性能的影响
LPM节能技术的作用
SSD性能(跑分)下降的原因
SSD为何必须分区对齐
IOPS数值的意义
m4固件升级的意义
m4的SMART信息有何秘密
Crucial下一代SSD的展望

Crucial(英睿达)下一代SSD的展望

       美光于2008年8月发布了型号为“C200”和“P200”的SSD,其中C200容量为30GB,60GB和120GB(50nm MLC),而P200为25GB,50GB和100GB(50nm SLC)。从数据手册中发现,当初的SSD指标不突出IOPS,只看持续传输率和延迟。由于C200和P200只在OEM渠道中出现,而且当时SSD价格昂贵,因此普通用户非常难买到。
           
上面是P200的成绩,如今看来真的是“惨不忍睹”,有时候在想,这种盘也能称作企业级SSD?不过事实就是如此,其实就算惨到如此地步,用起来也比最快的机械盘快N个档次了。
       2009年7月美光发布了Crucial M225系列SSD,采用的是韩国主控barefoot,固件也是别人的。
           
       和别家的采用barefoot主控的SSD性能指标相同,这款SSD是美光在C300未发布前的临时替补而已,正是因为非美光自己开发,故障率相对高一点。
       2010年1月,C300被发布了,美光自家RD团队开发的固件搭配Marvell的梵高主控。
           
       与此同时,面对零售渠道的Crucial RealSSD C300系列也发布了。
           
       这款SSD的卖点为首款SATA 3传输率的SSD (355MB/s),34nm高速同步MLC的采用从一开始就主打高性能,而且从这一年开始,数据手册里开始突出IOPS性能参数,并且美光的SSD站在了消费级SSD顶峰。
       2010年8月,在消费级得势的美光,发布了企业级产品P300系列,采用34nm 同步SLC,重新开发的针对企业级优化固件代码,可以在关闭写入缓存的情况下,不影响高QD下的IOPS。这里是P300数据手册。
           
       这款SSD有着“末代SLC皇帝”的称号,性能非常强悍,可惜和之前的美光产品一样,只有OEM渠道,因此非常难购买到。
       2010年12月,美光发布了Real SSD C400系列,沿用了P300上的部分企业级代码特性,因此这款SSD在禁用写入缓存后,高QD下性能跌的也不多(当然相比P300的34nm SLC,跌的不少)。
       2011年3月,美光发布了Crucial m4系列SSD,这款SSD和C400指标相同,主要区别则是面向零售渠道。
           
       m4系列发布后,气势也完全盖过了C300系列。
       2011年9月,美光针对企业级入门级市场发布了P400e系列。
           
       P400e系列使用了改良的m4固件代码,改进了多项SMART信息以针对企业级应用,并且预留了28%的OP来保证高压力下的IOPS能力(这也是相比m4系列性能上最大的区别)。
       今年1月初,美光发布了7mm的m4系列,性能指标和m4系列一样,主要是给搭配7mm笔记本的用户选择。
           
       同时,美光也发布了Crucial Adrenaline 固态缓存解决方案。
           
       这块50GB的SSD搭配提供的软件,可以做为当前机械盘的缓存,满足对容量方面有需求的用户。
       今年稍后,美光的P400发布势在必行,按照PCEVA的分析,很可能在头2个季度就会看到,新款SSD应该会采用新Marvell主控(开发代号:莫纳),搭配25nm的 MLC或者eMLC颗粒,配合最新的企业级固件代码,甚至加上一定的冗余技术和防掉电方案来保证稳定性,在达到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,性能超过或者与P300系列持平(类似Intel 710系列和X25-E系列的关系)。而2012年末前,新款消费级SSD C500也可能会发布,主控应该没悬念的依然是Marvell的莫纳,而颗粒目前还无法确定,但不太可能是20nm MLC。
PCEVA简介联系方式版权声明招聘信息

© 2010-2011 北京绝对领域咨询有限公司. ( 京ICP备10008249号